【最美一线员工】坚守安全底线,铸就生命壁垒 |
|||||
|
|||||
清晨5点30分,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下,管道公司湛江分公司厂区内尚沉浸在黎明的静谧里,唯有准备开工的窸窣声响渐渐苏醒。各生产班组陆续开启一天的工作,在这渐次响起的开工声中,隐约夹杂着细碎却坚定的说话声:“进入厂房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,把手机放进手机存放箱里。”“切割钢板和焊接的时候,一定要戴好护目镜,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。”“吊车吊装的时候,附近人员赶紧散开,不要靠近,机器在人员远离后再启动。”这是钢筒班班长刘合新在组织班组成员召开班前会,传达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与操作要点。 扎根一线,安全理念从个人传递至班组 刘合新自2009年起,便跟随管道公司开启了他的工作之旅。那时的他,对安全管理仅有模糊认知,安全知识主要靠班长传达,心里并未真正重视安全,甚至对班长雷打不动、每日强调安全知识的做法感到不解。然而,一次意外的小插曲,彻底扭转了他的观念。 同样是一个清晨,班组会议结束后,生产有序展开。由于清晨的困倦,大家尚未完全进入工作状态。此时,负责切割钢板的工人因未佩戴护目镜,飞溅的火花不溅到眼睛上,万幸的是,未造成严重后果。但这次经历,如同一记警钟,重重地敲响在刘合新的心头,让他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绝非小事,也在他心底种下传播安全理念的种子。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,也是社会稳定的保障。在任何工作场景中,安全始终是不可忽视的核心问题。刘合新深知其中的分量,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“安全无小事,对每一个安全问题都要着重关注,要保证班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知安全、用安全。”为夯实生产安全根基,刘合新每日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岗,全面检查设备运行状况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角落。在班前会议上,他更是将安全知识普及作为重中之重,这既是对前辈经验的传承,更是他内心深处强烈的责任与担当的体现。 严格管理,铸就安全壁垒捍卫生命红线 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,个别老员工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操作上的小疏忽。比如,在切割、焊接作业时,不戴手套和护目镜;安全帽佩戴不规范,未能发挥应有保护作用;短时间登高作业时,安全绳绑扎不牢固,存在极大安全风险。而在刘合新的身上与他管理的班组内绝不允许出现这种问题。 安全规定,是无数血与泪换来的教训,容不得半点侥幸与松懈。起初,班组成员对刘合新近乎严苛的管理方式并不理解,他们认为多年的工作经验绝对不会出现问题,也从未发生事故,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即便做得不够到位,也无关紧要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在与刘合新共同工作的日子里,班组人员也渐渐认可刘班长的“高标准与严要求”,逐渐认识到了他的良苦用心。 在与班组成员李师傅的交谈中,他说道:“一开始干活都心大,都觉得小事无所谓,后来在刘班长的碎碎念下,我们深刻体会到了‘积少成多’的道理,小问题积攒多了早晚会变成大问题。”安全管理,从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,而是需要全体成员齐心协力,共同树立牢固安全意识,构建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。 在刘合新带领下,钢筒班上下一心,坚决维护安全底线,守好生命红线,真正做到了“高高兴兴上班来,安安全全回家去。” 灵活变通,创新方式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刘合新说:“普及安全知识就和吃饭一样,不能一直吃馒头,总得尝尝米饭是什么味道。”他利用班前会议时间,结合真实案例向班组成员普及安全知识,提醒安全操作。同时,他积极响应管道公司要求,鼓励班组成员主动发现、上报身边存在的安全问题,形成班组全员参与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安全管理氛围。为巩固学习效果,他还向管道公司安环部提议,按期进行“安全问题小测验”,设立奖励机制,鼓励大家学安全、用安全,将安全理念贯彻到底。通过这一举措,安全理念逐渐深入人心。 在一线岗位上,刘合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铸就安全壁垒,保卫生命红线”的重要性。这是他对公司许下的承诺,也是为我们作出的表率。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,正是这些扎根一线的“安全卫士”,用他们的责任感与实际行动,为企业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壁垒,守卫着生命红线。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,更是值得敬重的安全守护者——平凡中彰显伟大,无声处守护平安。 刘合新在启动钢筒水压机并检查运行状态 |
|||||
[打印页面] [关闭窗口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