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间新绿 |
||||
|
||||
办公桌上的方寸天地,是现代人的第二重生命场域。有人以极简线条切割出冷峻的工作区,有人用潮玩手办堆砌出时尚角落,而我这方被近视镜片过滤过的视野里,最动人的风景,莫过于电脑左下角那钵熊掌木。 它以胖乎乎的叶瓣托举着对称的墨绿,毛茸茸的叶片间藏着小黑爪似的叶尖,活脱脱一副憨态可掬的熊掌模样,为繁重的任务注入了几分山林野趣。 初识这抹绿纯属偶然,在儿童节那天,参加了一场由书店举办的集章活动,这盆叶片如婴儿掌心般肥厚的植物便作为勋章闯入了我的生活。海报介绍说它叫“熊童子”,是多肉家族里的萌系代表。我却偏爱叫它“熊掌”——那对生的叶片向上延伸,像极了国画里写意的熊掌,正应了《诗经》有熊有罴,有猫有虎的古老意象,只是褪去了猛兽的凶戾,添了几分草木的温驯。 这钵小生命初来乍到时,确是不负所望。每当双眼酸涩地从屏幕移开,那抹饱和的翠绿便如清泉洗砚,瞬间涤荡了视觉疲劳。我常对着它毛茸茸的叶片发呆,指尖轻触时的触感,竟让人想起儿时我妈织的毛线手套,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。同事笑我养宠移情,我却觉得,这静默生长的植物,早已成了我无声的工作搭子。 变故发生在第五天清晨。毫无征兆地,两片最饱满的叶子从茎秆处脱落,断面处渗出晶莹的汁液,像极了委屈的泪滴。我捧着叶片手足无措——明明土壤尚润,阳光适宜,何来夭折之虞。邻座的老同事瞥见,淡淡道:“多肉植物多是渴死的骆驼,你怕是浇水太勤了。”我这才想起前几日见它叶片微黄,便日日殷勤灌溉,谁知竟是爱之适足以害之。 懊恼间,却见断叶的创口处,竟冒出几簇米粒大的新芽。那些毛茸茸的小球球蜷缩着,像刚睡醒的幼兽,正怯生生地探向阳光。我忽然想起《庄子》里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”的譬喻——旧叶的凋零,原是为新芽腾挪生长的空间。 这哪里是枯萎,分明是植物界最壮烈的交班仪式!老叶以自身的脱落为代价,将根茎里储存的养分悉数馈赠给后代,这种舍与得的辩证,看得我心头一震。 想起实习生刚入职时,带他们的导师,总在他们加班赶工时默默递上热茶,在旁悉心指导,却在他们独立完成第一个项目后,主动将奖励名额让给了更需要历练的年轻人。当时不解,此刻望着熊掌木的新芽,忽然懂得这便是职场中的落叶精神。 正如《淮南子》所言“舟覆乃见善游,马奔乃见良御”,真正的传承从不是固守高位,而是以为后人作嫁衣裳的胸襟,为新生力量铺路搭桥。如今一些导师虽已调岗,他留下的项目笔记里,密密麻麻的批注仍在滋养着我们这些后辈,恰如熊掌木枝干上那些浅褐色的叶痂,虽已褪去绿意,却凝结着生命最坚韧的印记。 暮色漫过办公楼的玻璃幕墙时,我总会给熊掌木转个方向,让每片叶子都能沐浴到夕阳的余晖。这株平凡的多肉植物,以最朴素的生长哲学,教会我如何在格子间里诗意栖居:既要有老叶“化作春泥更护花”的奉献,也要有新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。 当指尖再次抚过那些毛茸茸的叶片,忽然明白,所谓职场修行,不过是在得失之间寻得平衡,在新旧交替中坚守本心——就像这钵熊掌木,于方寸花盆之中,活出了属于自己的春秋。 |
||||
[打印页面] [关闭窗口] |